李世民与李靖的最后一次见面股票杠杆平台软件,发生在公元649年李靖生命的尽头。当时,李靖卧病在床,李世民不顾自己同样身患重病,前来探望这位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将。
昔日并肩作战的种种往事涌上心头,李世民泪湿双眼,俯身说道:“公乃朕平生故人,于国有劳,今疾若此,为公忧之。”这一幕,正是李世民为人重情重义、感恩功臣的最佳写照。
然而,这并非李世民唯一一次展现他对功臣的格外宽厚。回到李世民登基前后,面对着尉迟恭在大宴上的鲁莽行为,李世民展现了他不一样的处理方式。贞观六年,尉迟恭因发现自己座位被排在他人之后,愤然出手打伤李道宗。面对宴会被搅局,李世民没有轻易动怒,而是冷静地教训了尉迟恭,既表明了处理国家大事的重要性,又维护了功臣的体面。这一事件,李世民再度展现了他对于“兔死狗烹,鸟尽弓藏”旧习的不认同。
其实,李世民的这种态度早在他读史书时就有所体现。他在阅读《汉书》时,对刘邦“功成则诛”的作法一直怀有批评态度。他认为,把功臣除掉,会失去民心,国家也难以长治久安。因此,李世民上台后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善待功臣,并以实际行动予以贯彻。即便在晚年的时候,面对遭到举报谋反的尉迟恭,他仍然没有轻易怀疑,而是亲自找来尉迟恭解释清楚。尉迟恭以身上的战伤表达忠心,李世民再次被打动,并确保了他最后的善终。
展开剩余59%李世民的重情重义还体现在另一位重要的功臣身上,那便是侯君集。因为谋反实锤,李世民不仅没有立即杀掉这位大将,反而向群臣求情,希望能保住侯君集的性命。虽然最终不得不处决侯君集,但他替侯君集保全了妻子和一个儿子的性命。李世民的这种厚待功臣在整个封建帝王史上并不多见,也由此彰显出他独特的价值取向。
回顾李世民的为人,我们会发现他其实是个相当复杂的人物:对敌人可以冷酷无情,哪怕是亲兄弟李建成也不例外;然而对待自己的追随者,却显得充满感情。在玄武门之变的纷杂岁月里,追随者们产生的不只是权谋算计,还有并肩作战的兄弟情义。因此,当这些追随者们功劳累累,即便有时有不当行为,李世民也往往会选择包容和劝诫,而不是搬出杀威棒。
李世民重情重义,对功臣的善待,绝不仅仅出自统治策略,还包括对历史的反思。他汲取汉高祖刘邦的做法,认识到“诛杀功臣”并非长久之计。这种治国理念,在后来的贞观之治中起到了极大的正面作用。从宽以待人,不仅避免了内部纷争,还能更好地凝聚力量,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。
李世民之所以没有预设杀功臣的策略,还因为他的价值观和对现实的感性认知。即便是当有人举报尉迟恭谋反时,李世民也并未像刘邦、朱元璋那样轻易采取极端措施,而是选择相信、宽容和沟通,这在帝王的统治下是极其罕见的。此外,李世民的亲和力也体现在对其他功臣的体谅。他保持与功臣的深厚情谊,即便这些情谊不免在权谋与现实的交织中变得复杂而沉重,但在感性和处理上,他都是与众不同的。
不过,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,对待敌人时表现出的不留情面也是他性格中的一部分。当他的政敌和兄弟李建成被纳入敌人的范畴时股票杠杆平台软件,他选择了毫不犹豫地制裁。这种双面性,使李世民既能对盟友宽厚仁慈,又能对敌人无情铁腕,兼具了情感性与理智性的多重特点。。
发布于:山东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炒股配资正规平台_炒股证券配资网app_最专业证券配资平台观点